長久以來,火車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火車一直是樹林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曾幾何時,「等火車」卻成為樹林人的夢魘。自從台鐵調車廠遷移到樹林之後,東幹線的列車也改由樹林發車,造成八德街平交道柵欄起降頻繁,使得中山路與八德街交通擁塞,民眾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樹林八德街平交道,因台北至樹林間為台鐵東、西幹線列車開行密度最高區段,每日通過列車三百三十列,在尖峰時刻每七分鐘開行一列;而台鐵管理局基於行車安全考量,也延長平交道警報及柵欄的作用時間。由此,本身便住在八德平交道附近的立法委員廖本煙指出,原本只需五分鐘就可以到家的路程,現在為了通過平交道,在交通尖峰時刻很可能就得多花四十五分鐘,實在影響多數樹林人的生活與權益。
自民國八十四年擔任樹林鎮長一職開始,煙仔便不斷向中央爭取平交道立體化改善工程的所需經費。直到民國九十一年六月,轉任立委的煙仔便與當時的樹林市長何玉枝、當地里長及相關單位共同協商討論,決定採地下化的方式解決八德街平交道的問題,並由煙仔出面,向交通部爭取三億一千萬元的工程經費。同年八月,在台北縣政府舉行的「樹林市重大交通建設計畫執行進度檢討會」中,廖本煙委員蒞會說明與交通部進行協調、爭取八德街立體交叉工程補助款以期改善交通狀況的執行進度。在九十二年二月時,責請交通部儘速處理八德街平交道的問題。
為加速推動工程進行,九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煙仔與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邀請當時的交通部長林陵三到八德街現場進行會勘。煙仔當場要求林陵三部長承諾由交通部將會同內政部等相關單位,協商討論工程款的籌措分配,在各方努力下,八德平交道立體工程的經費終於露出曙光。
雖然有交通部長初步的承諾,但是八德街平交道的問題涉及到交通部、內政部與地方政府,因此立委廖本煙在九十二年七月與十一月邀請中央部會及何玉枝市長等舉辦兩場經費協調會,會中並確定由內政部營建署籌措七千五百萬元,其餘的費用由交通部支應。八德平交道立體工程的經費終於大致底定。雖然經費已有著落,但後續的工程規劃、發包與動工,才是關鍵,因此煙仔在九十二年十月的交通委員會中,就相關議題質詢交通部次長蔡堆,蔡次長表示預計九十三年四月就可以完成細設規劃並且發包,可望在民國九十五年還給樹林人一個安全又順暢的交通空間。
終於,在民國93年8月,鐵路改建工程局完成整體工程細設規劃作業,準備開始發包動工。但於此同時,台北縣政府水利及下水道局將該局主辦之「坡內坑溝分洪工程」之壓力箱涵、其通過平交道下方之部分委由鐵路改建工程局「併案設計」及施工。為了減少不同工程前後興工對樹林居民帶來的諸多不便,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八德街平交道立體化工程遂暫緩實施開工,等待鐵路改建工程局針對通過平交道下方的壓力箱涵規劃設計妥當之後,方始一併動工興築。最後,在原預定開工時程三月後的93年11月,八德街地下道工程正式動工。
鐵路改建工程局一併執行「代辦樹林市八德路平交道立體化及壓力箱涵工程」期間,煙仔除了監督工程進行上是否安全、牢靠、確實外,也深刻明白週遭居民因為工程而產生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飽受工程噪音惱人之苦。因此在確保不影響工程品質的前提之下,煙仔也發函要求鐵路改建工程局必須縮短施工期程,將對工程週遭居民的衝擊降到最低。施工單位遂始進行研擬「封閉八德平交道交通維持計畫」,並在95年2月15日經台北縣政府道安會報通過、開始實施。原訂工期為97年6月完工,在施行此項措施之後,整體工程將於96年6月提前通車,合計縮短工期1年。
截至目前為止(96年5月),已完成壓力箱涵工程及地下道主結構工程,現正進行車行地下道及山佳側人行道的最後裝修工程,預計工程將於96年6月準時完工,並在96年6月25日舉辦通車典禮。
八德街的平交道工程,打從煙仔擔任樹林鎮長任內便開始積極擘畫,從一開始的路面拓寬工程、繼而發現平交道立體化的必要性而開始戮力爭取,從發想到完工,一轉眼就是十多年的光陰流逝。八德街平交道立體化工程的完竣,不僅象徵著樹林的全新展望,更是所有樹林人用汗水、淚水換來的甜美果實。
- May 30 Wed 2007 16:31
揮別漫長等待,邁向快捷未來<br />樹林八德街平交道立體化工程完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