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年6月25日上午10點,在樹林國小擂鼓隊與育林國小醒獅隊的暖場下,八德地下道的通車典禮正式揭開序幕;為了這一刻,樹林人等待了14年。
八德街地下道工程代表著中央與地方充分的協調與合作,不僅僅是樹林市的大事,也是整個台北縣的大事。因此今天的通車典禮冠蓋雲集,出席的有交通部次長何煖軒、台北縣長周錫瑋、鐵路改建工程局副局長陳正楷、立法委員廖本煙、樹林市市長陳世榮、台北縣議員吳琪銘、鄭琇瑛、歐金獅、以及樹林市代表會副主席等人,皆親自到場參加通車典禮。
在鼓陣、獅陣、與震天價響的鞭炮聲揭開序幕之後,全體與會貴賓在簇擁圍觀的民眾注視下,由樹林市市長陳世榮擔任主祭,焚香祈求通車順利、交通平安。隨後並由鐵路改建工程局第十工程隊的完成工程簡報之後,進行剪綵、揭牌及走過地下道、象徵兩邊開通的儀式。
在參與典禮的貴賓中,有一位高齡98歲的樹林耆老「楊柱」老先生也參加了今天的通車典禮;即使年歲近百,楊老先生依舊精神奕奕、頂著大太陽帶來的悶熱、堅持全程參與。尤其當剪綵完畢、隊伍走向隧道的另外一頭時,楊老先生一手牽著陳世榮市長,一手牽著立法委員廖本煙,一步一步地走在寬敞的四線車道上。可以看得出來,這位樹林市的人瑞臉上充滿著興奮,快樂的心情溢於言表。
而不管是交通部次長何煖軒、鐵路改建工程局副局長陳正楷、樹林市市長陳世榮的致詞中,都提到了立法委員廖本煙對爭取八德街平交道立體化工程的不遺餘力與兢兢業業。打從廖本煙擔任樹林鎮長開始,就一直在為交通日益頻繁的樹林市八德街與鐵路平交道之交叉路口做規劃,先從爭取平面改善工程做起,最終發現還是得採立體化的方式來解決;而既然高架規劃不可行,爭取地下道的興建也就勢在必行。為了讓中央主管機關交通部切實體會到地方的需求,光是現任交通部次長何煖軒本人,就應廖本煙委員之邀親自到八德街視察了至少五次之多。
廖本煙應邀上台致詞時,還不忘把握住台北縣長、交通部次長這兩大地方、中央主管機關首長都在的時機,為樹林立仁街地下道截彎取直的工程來請命,由於中央的部份已答應提供初期規劃所需的經費500萬,以及一半的工程預算,剩下的另一半名義上則是台北縣政府支出;廖本煙在台上便直接拜託縣長周錫瑋「一定要支持」,周錫瑋則是在詢問了北縣工程局的意見之後,當場比出「OK」的手勢,頓時現場歡聲雷動,掌聲熱烈。
14年來,中央政府終於聽見廖本煙的大聲疾呼,以及其他民意代表的為民請命,樹林人爭取到了「樹林市八德街平交道立體化工程」之規劃與細設案,在林陵三擔任交通部長的任內,指示全案交由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辦理。全案並於九十三年八月底完成細設作業。嗣台北縣政府水利及下水道局主辦之坡內坑溝分洪工程之壓力箱涵,通過平交道下方部分,亦委由鐵改局併案設計及施工,於94年2月1日開工。
本工程經費:
一、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分擔二億三千五百萬元。
二、內政部營建署北區工程處、台北縣政府工務局及樹林市公所分擔七千伍百萬元。
本工程最大特性就是:
一、施工期間鐵公路交通及管線功能不能中斷
二、本工程緊鄰民房及重要公共設施,施工期間對結構物之安全觀測、保護及維持交通線順暢應特別審慎處理
三、施工前需遷移眾多重要民生管線,為不影響民眾生活,需慎密安排各管線與本工程介面之配合事宜
為順應地方民意要求縮短施工時程,減低對附近居民不便之衝擊,經研擬封閉八德平交道維持計畫,原訂之97年6月完工通車日期,亦因此提前至96年6月25日,即縮短工期一年。
八德地下道提前通車後,除可消除樹林八德街平交道,縮短區域車輛通行時間及減少鐵路平交道交通事故,增加行車安全外,並有效紓解樹林市區交通流量,均衡區域發展之效,地下道具現代感之外觀設計,尤能到美化市容之效果。